所在地 : 广东

重点学科 : 4 个

类别 : 师范

硕士点数 : 200 个

隶属 : 师范

博士点数 : 100 个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教师队伍 1900 多人,其中教授 400 多人,副教授 500 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800 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1500 多人。在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7 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入围者 1人、长江学者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1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1个,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3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12 人。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 “211 程 ” 重点建设大学, 创建于 1933 年 8 月,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 70 多年来,学校曾九易校名,数度迁徙,虽几经沧桑,却依然弦歌不辍, 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
  1933 年,当代著名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副部长的林砺儒先生创建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并担任院长多年。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独立
   华南师范大学全景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与国立中山大学一起成为当时广东两座最高学府。 1951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师范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岭南大学教育系、南方大学俄文系与中南地区数家大学相关院系先后并入。杜国庠、陈唯实、王燕士、马肖云等著名教育家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属重点大学。 1982年 10月,学校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 1996年10月,学校成为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七十余载薪火相传,名师荟萃,著名的教育家罗浚、汪德亮,五四新诗开创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学家李镜池,古汉语学家吴三立,历史学家王越,逻辑学家李匡武,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数学家叶述武,物理学家黄友谋、刘颂豪 ,著名体育教育家袁浚等众多名家、名师先后在此执教。该校虽数度易名、几经迁徙,但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忠诚团结,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机遇,凭借建设文化
省、教育强省和国家“ 211工程”的强劲东风,形成了学校现在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局面。
  建国以来,学校的建设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教育部和广东省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20世纪 60年代 ,董必武、陶铸同志曾来校视察; 80年代,王震同志曾来校视察; 90 年代,雷洁琼、谢非、李长春、李岚清、陈至立、彭佩云等同志先后莅临学校指导工作; 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学校附属中学。 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学校附属中学。 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学校。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为学校题录校训。 200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期间,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华南师范大学是咱们国内数家名牌师范大学之一。”
  · 1933 年 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成立,设文史、数理化、博物地理三学系
  · 1935 年 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改称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增设教育系
  · 1938 年 勷勤大学教育学院独立成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
  · 1939 年 改称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调整有关学系。在并入广东省立体育专科 学校后增设体育专修科
  · 1949 年 由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学校有 8学系
  · 1950 年 改称广东省文理学院
  · 1951 年 华南师范学院正式成立,设有 9系 1科
  · 1952 年 高校院系调整,增设有关学系,逐步发展成为文理综合的师范学院
  · 1966 - 1969年 停止招生四年
  · 1970 年 大专院校调整、易名,改称广东师范学院
  · 1977 年 恢复旧称华南师范学院
  · 1978 年 列入广东省属重点高校
  · 1982 年 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
  · 1996 年 通过国家 "211工程 "部门预审,成为国家 21世纪重点建设的 100所大学之一
  · 2000 年 创办南海校区
  · 2004 年 进驻广州大学城,形成石牌本部校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三大校区的办学格局。
  · 2005 年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 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25907人,硕士研究生 6003 人,博士研究生 532 人,博士后在站人员 99 人,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116人,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住宿费:视不同住宿标准,每生每年500—1500元。如2011年广东省政府有新的收费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教育部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有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还拥有“物理学科基础课”、“信息传播”、“心理学”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图片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