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 湖南

重点学科 : 15 个

类别 : 综合

硕士点数 : 139 个

隶属 : 综合

博士点数 : 17 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38人(另有外聘教师455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60%;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25%;先后从美、英、法、日等国家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拥有正高职称人员301 人,副高职称人员497人。其中:跨校院士2人,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 ”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含培育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居湖南高校首位),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计划人选3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6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5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6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6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 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近年来457人次进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湖南省“ 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行列。

湘潭大学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 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愿望,湘潭大学得以创办。同年 9 月 10 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并嘱“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在邓小平、华国锋、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 1978 年国务院批准湘潭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1998 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办好湘潭大学,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作出新贡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2005 年 12 月 17 日,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支持湘潭大学建设。

湘潭大学毕业生以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艰苦创业、开拓精神而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1% 以上。学生考研蔚然成风,不少学院、班级学生考研录取率达 45% 以上。

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2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学生宿舍


我校校园占地面积2600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现有4个标准田径场,2个体育馆,2个学生活动中心,1个大礼堂。近5来建成逸夫教学楼、化学化工实验楼、信息实验楼、法学楼、新体育馆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工程,总面积89665㎡。

我校教育教学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图书馆藏书 243万册,电子图书90多万册,中外期刊 1 万余种;拥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全文检索系统,建成了有数十万条书目数据、期刊记录和巨量光盘信息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校园网覆盖全校师生教学生活的各个角落,有网络节点7567个。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31889㎡。现拥有设备比较先进的化学化工实验大楼、信息实验大楼、工科实验大楼、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有校外学生实习基地176个,其中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8个;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029.17万元;有教室264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02间,语言实验室28间。

近年来,我校根据“绿色生态校园、信息数字化校园、高品位文化校园”的思路对校园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了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确定了校训、校歌、学校标志图案和行为规范,大大改善了育人环境。我校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先进教工之家”等称号。

平均伙食标准


大概240元/月

有教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校园卡标准化研究所1个、湖南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地)7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7个;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9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

图片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