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 辽宁

重点学科 : 12 个

类别 : 工科

硕士点数 : 260 个

隶属 : 工科

博士点数 : 155 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3591人,其中专任教师205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院士1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7人,讲座教授10人,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 千人计划获得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6人,全国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人,博士生导师485人,教授等正高职人员56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人员1023人。

* 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
*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
* 1960年10月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 1978年2月被重新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 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
* 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 1996年—2000年实施“九五”“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 2001年—2003年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实施“985工程”一期建设
* 2003年—2005年实施“十五”“211工程”建设
* 2003年12月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
* 2004年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十分重视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大连及东北、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重点地区,以石化、航天、通讯、汽车、机械、建筑为重点行业的就业基地。校内每年都定期举办2-3场有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的大型毕业生双选会和300余场专场招聘会,接待千余家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同时,学校还面向毕业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了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延伸,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长期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保持与社会各界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与合作,需求信息量大,就业渠道畅通,一次性就业率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多年来,学校已与千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际知名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及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进取意识和团队精神强、成才率高。因此,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供需比例一般都达到1:10以上,有些专业达到1:50以上。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社会地位的调查中,大连理工大学名列第8位;在“最受企业欢迎的10所大学”评选中,大连理工大学名列第7位。
几年来,大连理工大学80%以上的毕业生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工作。据统计,我校每年的毕业生中有近45%去国家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单位就业;超过10%的毕业生被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和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录用,其中不乏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近几年,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有40%左右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含双学位),有的专业更是高达70%以上。每年约有15%左右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本校或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详细情况请参见《大连理工大学2006届毕业生去向》)
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0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等数十位党和国家及有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有9位中科院院士和7位工程院院士,有多位高等院校书记、校长,更多的是担任国家经济建设重任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工程师。
在科技领域,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创造出了许多项中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4.5兆伏静电加速器、第一台激波管、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均是由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主持设计的。其中许多人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有些已成为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3126人(博士生3507人,硕士生9787人,本科生19236人,预科生68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数528人)。另有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4248人,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学生9452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71890人。

学生宿舍
学生生活区占地30万平方米,建有49栋学生宿舍及公寓,10个学生食堂(含清真食堂)及多个营业性餐厅。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大学生综合服务楼集快餐、超市及学生活动中心于一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学生中心食堂,拥有近3000个座位和便捷的自动扶梯,以及书屋、咖啡屋等休闲娱乐场所,为同学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就餐条件。
生活区树木葱郁、小径通幽、金鱼戏水、鸟语花香。春园、沁园、静园环境优美,风格各异的雕塑使你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置身“院士画廊”,仿佛与师长前辈们神交已久,一种涤荡身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目前,我校已基本实现本科生4人间的住宿条件。每栋学生公寓内都安装了IC卡电开水器以方便学生。每个学生寝室都安装了电话和2个10/100MB的网络接口。学校重视文明宿舍建设,宿舍实行规范化管理,文明寝室率达75%左右。学生生活区与校园区的一体化,使同学们倍感方便、安全,也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化。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得益于优势资源集中的卓越效能,在与大师、名师的生活化交流中体味着成长的快乐。
住宿费每人每年1200元。
食堂
大连理工大学有10个学生食堂(含清真食堂)及多个营业性餐厅。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大学生综合服务楼集快餐、超市及学生活动中心于一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学生中心食堂,拥有近3000个座位和便捷的自动扶梯,以及书屋、咖啡屋等休闲娱乐场所,为同学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就餐条件。

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2个国家培训中心,1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基地,4个科技创新基地,2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1个独立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室),74个研究所。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科技奖励39项,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268项。

图片上传